返回

拒当接盘侠后,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3章 新年新气象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六十三章新年新气象

    腊月廿三,小年夜

    积雪压弯了电线,柳青蹲在变压器顶上接线,棉手套被冻得硬邦邦。

    山下突然传来突突声,陆执年开着拖拉机冲上山坡,车斗里满载着从省城淘来的绝缘瓷瓶。

    “接着!”他甩出条羊绒围巾,“我哥从农机局仓库顺的,苏联货!”

    子夜时分,当闸刀推上的瞬间,晒谷场三十盏灯泡齐亮,惊得夜枭扑棱棱撞进松林。

    家家户户的窗子渐次亮起,宛如星河落进了山坳。

    林小雨站在新装的电灯下,给蜂蜡模具刻最后一道纹。

    钨丝灯泡把她的影子投在砖墙上,那影子忽然晃了晃——柳斌缩在墙角阴影里,怀里抱着个沾雪的帆布包。

    “给...给柳青的。”他梗着脖子把包扔进门槛,“周德贵倒台前藏的账本,上面有市里干部收礼的记录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除夕夜

    新砖房里飘出炖肉香,十四寸金星电视机正在播《春节联欢晚会》。赵二狗独眼瞪得溜圆:“这李谷一咋钻盒子里唱的?”

    晒谷场西头忽然传来轰鸣,柳广雄开着手扶拖拉机突突驶来,车斗里堆着二十盆反季节金银花苗:“农科院给的温室品种,开春就试种!”

    他油亮脑门冒着热气,副驾上居然坐着陈永年。

    港商举着摄像机直拍:“柳生,这拖拉机载镜头放宣传片里,比奔驰车还有味道!”

    零点钟声响起时,柳青摸出个红绸包。

    林小雨揭开时愣了神——是那枚哈工大校徽,如今镶在了蜂蜡雕的嫦娥手心里,五角星正对着中天明月。

    后山突然升起盏孔明灯,灯罩上歪歪扭扭画着电线杆和砖房。

    柳斌站在崖边看了半晌,把举报信折成纸飞机扔进山涧。

    夜风掠过新架的电线,呜呜声里仿佛裹着声叹息。

    灯火通明的山坳中,蜂蜡甜香混着砖土腥气,在雪夜里酿出股奇异的年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元宵节的雪还没化净,晒谷场西头的砖窑已腾起青烟。

    柳青蹲在窑口测温孔前,手里捏着李教授寄来的新图纸——那是苏联专家改良的蜂蜡恒温槽设计图,纸角还粘着哈尔滨的邮戳。

    青娃子!吴村长踩着泥浆冲过来,老棉鞋底在冰面上直打滑,县里来电话,说咱的砖窑要当典型上《新闻联播》!

    柳青还没来得及起身,村口突然炸响引擎轰鸣。

    三辆挂着省城牌照的吉普车碾过碎石滩,车头插着的红旗猎猎作响。

    陈永年推开车门,意大利皮鞋踩在泥水里吱呀作响:柳生,东京的商看了宣传片,要预定你们其他的药材,除了金银花你们还计划种什么?我好和他们谈谈条款!

    柳青眼神一亮,迅速在脑海中盘算着村里的种植计划:“我们打算扩大药材种植规模,除了金银花,还有黄芪、当归等常用中药材。另外,我们也计划引进一些珍稀药材,比如灵芝、天麻,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”

    陈永年点头表示赞许:“很好,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高,你们的种植计划很有前瞻性。我会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商,争取为你们争取到更好的合作条件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转身指向随行的一位中年男子:“这位是新加坡中药研究所的张研究员,他对中药材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,这次特地来帮你们把把关。”

    张研究员微笑着上前,与柳青握手:“早就听说你们村在中药材种植上很有特色,这次能亲自来看看,我也很期待。”

    柳青感激地点头:“太感谢了,有了专家的指导,我们种植药材就更有底气了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边谈边走,来到了晒谷场西头的砖窑前

    。柳青指着正在忙碌的村民们:“你看,这就是我们村的砖窑,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住房问题,还成了我们村的一大经济支柱。”

    张研究员仔细观察着砖窑的结构和运作流程,不时点头称赞:“这种土法空心砖不仅成本低廉,而且保暖隔热效果好,很适合在农村推广。”

    窑火正旺,十几个青壮汉子喊着号子往窑膛里送砖坯。赵二狗突然从窑顶探出黑乎乎的脸,冲张研究员比划:苏联图纸说窑温要烧到1100度,俺们掺了碎玻璃碴子,900度就能出琉璃釉!

    话音未落,窑膛里突然爆出噼啪脆响。王寡妇拎着铁钩窜过来,钩尖精准挑开块炸裂的砖坯:碎麦秸掺多了!快把三号风闸关半扇!

    陈永年袖口沾了煤灰也不恼,反倒举着摄像机追拍王寡妇的操作:这身手比我们香港武打片还利索!突然镜头一晃,林小雨抱着测温仪冲进画面,马尾辫梢的火星子还没拍灭。

    窑温异常!她将仪表盘转向柳青,东北角测温孔数据比平均值低200度,怀疑是......

    窑基渗水。张研究员蹲下身捻起把湿泥,鼻尖几乎贴到地面,你们这个选址在古河道冲积层上,开春冻土融化肯定要塌

第63章 新年新气象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